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坪(Matu’uwal)部落的遷徙

uwan為大坪部落語回應「是」的語音,此地族人被稱為Matu’uwal(馬都安)。居住於大坪地區的以劉氏家族為主;大坪下方以馮、龍兩家族為主。屬泰雅族澤敖利亞族美里拉群。

劉氏家族的遷徙路徑沿後龍溪流域兩側朝東向上游移動,到大湖水尾落居耕作。在此地與日警發生對抗,乃逃難至東洗水山後方深山地區,後又轉往雪見buwan para’,與大安流域的族群聚合。數年後劉氏各家族再循不同路徑回到原先的東洗水山西側山腹。以Sigiy(劉重成)祖先為首的家族,就留在Tpalu一帶,兩年後穿過Gawng Maaw(大湖溪上游源頭)下到Gawng Kacin耕居。以劉國基頭目、劉正輝頭目祖先為首的家族,離開buwan para’之後,翻越mumu Rkan(盡尾山),渡河先到M’agum一帶耕居,兩家族在此會合,活動範圍涵蓋東洗水山、北洗水山、汶水溪一帶。

馮、龍家族從盡尾山沿著山冀朝西經mumu Away(司馬限山),因找水源而下切至大湖溪中段Seuwis(新興下方),再上爬到Mbtunux(砲臺)一帶居住。大正4(1915)年左右,部落歸順日本,三支家族陸續遷至現址,馮、龍欲遷至Uuk(大坪部落下方一帶平緩地),但此地已屬大坪部落劉氏宗親耕作領域,在舉行讓予耕地的儀式後,馮氏宗親才正式定居。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游沛綺
  • 資料來源
    泰安鄉志編纂委員會,〈第三篇開拓 第一章泰雅族的分布與發展 第一節 族群的起源與變遷 陸 部落遷移歷史〉,《泰安鄉志 上冊》,苗栗縣,泰安鄉公所,民國97(2008)年;弗耐.瓦旦、劉仁祥、楊忠義、廖綺貞、黃鼎松,〈第三章泰安鄉部落遷徙史〉,《苗栗文獻 第五十八期 泰雅文化專題》,苗栗縣,苗栗縣文化觀光局,民國108(2019)年
  • 時間起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大正年間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