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龍山 (Swasiq)部落的遷徙

Siwasiq(斯瓦細格)為龍葵之意,為龍山部落的傳統名稱。龍山部落是昭和21(1946)年從南庄一帶先後遷徙過來的族群。

早期祖先源於今新竹縣五峰鄉清泉一帶,經觀霧、翻越樂山,經過東洗水山東側山腹的Tinlangan部落後分散。其中部分家族往北越過mumu Sinmayan(北坑山),至靠近南庄加里山的山腹落居。張氏家族早先越過加里山一帶山脈來到汶水溪尋地,當時此地已有Marynah語系圓墩部落族人在此耕居。得到Marynah族長的允許同意讓地Selakselks(現今川上溫泉休閒區一帶河床沼澤地),透過結盟儀式,張氏家族始得定居。後張氏家族又遷到Lhungan騰龍山莊一帶,再逐向達比拉斯溪河口遷居。

第二批移入的家族是林姓與鄭姓家族。林氏宗親遠自Skaru族群(新竹石加鹿)沿榛山、佳仁山遷徙到Buwanpara(雪見),離開後沿北坑山到南庄風美部落耕居。數年後翻越加里山山腹遷移到Cinbulan(林氏家族舊址),約於民國38(1949)年離開此地向西移進八卦部落找尋新地。受到八卦部落裡領袖何氏家族長老Talu Baiy的禮遇,讓予張氏家族附近的緩坡地,提供其家族耕居。林氏家族亦依禮俗答謝後遷入,後來與張氏家族熟識結為盟友,合成現在的Siwasiq部落。兩支家族後來再遷移至現居地,耕地都是由Tabilas(圓墩部落)讓予的,所以附近山川地名都按圓墩部落原始地名命名,傳統領域活動範圍也完全尊重圓墩部落的主權、傳統來決定。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游沛綺
  • 資料來源
    泰安鄉志編纂委員會,〈第三篇開拓 第一章泰雅族的分布與發展 第一節 族群的起源與變遷 陸 部落遷移歷史〉,《泰安鄉志 上冊》,苗栗縣,泰安鄉公所,民國97(2008)年;弗耐.瓦旦、劉仁祥、楊忠義、廖綺貞、黃鼎松,〈第三章泰安鄉部落遷徙史〉,《苗栗文獻 第五十八期 泰雅文化專題》,苗栗縣,苗栗縣文化觀光局,民國108(2019)年
  • 時間起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大正年間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