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泰雅族時間的概念

泰雅族為口傳文化,直到日治以後才開始有以文字記載。泰雅族人的時間概念,也以日治時期作為分水嶺。日治前因為沒有時鐘、手錶、日曆,先人大致上是以太陽的起落、位置來定義時間,決定生活作習及年中祭儀。

苗栗縣大安流域的泰雅人將一日分為mhtu witux(日出)、myabu(早上)、p’puyai(中午)、liyan(白晝)、wayan m’yup witux或smsaman(夕陽-傍晚)、mlhangang(夜晚)等時段,這些時段合起來稱為gutux riyax(一日),sasan是明天。月份的說法較不一致,有一說tbalayi bzyacing為月盈,mpuyup bzyacing為朔,mhuiy bzyacing為月缺,各一次就是gutux bzyacing一個月,月份並無大小月的分別;但是麻必浩頭目高春輝表示月亮只有“mpuyts bzyacing”(沒有月亮),跟bzyacing(有月亮)兩種。月亮的出現與不出現,並不會影響生活,所以不特別細分。

年的計算以小米的播種到收成為ubux kayan(一年),也有以天冷下雪或是霜過後,Mli樹木發芽播種祭開始的時候到樹葉凋零的季節循環計年。故年齡的計算,過去族人多以記憶中自己開墾田地的多寡來計算。

泰雅族的時間觀展現與大自然緊密的互動關係,及對自然萬物變化現象的觀察。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游沛綺
  • 所屬族群
    原住民族
  • 所屬族群說明
    泰雅族
  • 檔案授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