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苗栗縣泰雅族的傳統農耕中,瞭望台(Lapaw)扮演著重要的守望功能,搭蓋目的是為了方便照顧與保護生長期間的農作物,不被鳥類啄食,也兼具遮蔭效果。使用材料多為桂竹,但在更早期尚未種植桂竹之前,則是使用木材來搭建。
lapaw的製作過程首先須確立欲搭建的位置,如果地勢不平則選在視野開闊的高處,先是挖掘四根支柱的洞穴,深度大約手臂長,依照lapaw高度比例調整。之後安放四個支柱,再將橫梁、頂樑用黃藤皮固定,接著將底部和頂部的竹子一支一支上下相扣安放固定,最後才是架設攀爬的梯子,並安置驅趕鳥類的工具,比方:竹響鈴、竹拍子,或是使用曬乾的芭蕉葉,而到了日治時期就開始有了金屬馬口鐵罐,將這些素材綁妥於繩索,透過一拉一放製作聲響,以達到驅趕鳥類的目的。
但在現今的泰雅社會裡,除了社區總體營造時為了復振部落傳統建築而搭建的瞭望台之外,生活中幾乎已經看不到lapaw的蹤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