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賽夏族竹藤編技法

賽夏族的傳統工藝主要分為竹編技法與織布技法,兩者皆為族人基本的生活技能。其中竹編技巧不分男女,族人皆自幼學習以竹子、黃藤為素材,製作食衣住行育樂所需之日常用品。竹藤編材料皆就地取材於山林間,具環保與實用的價值,亦可看出賽夏族人與大自然相依生存的關係。常見的竹編製品如用於裝載農作物的「背簍」、賽夏祭典器具「臀鈴」、承裝食物的「米籩」,常見的編織技巧有方格編、斜紋編、六角編、柳條編、絞織編、繞織編以及螺形編法。

隨著時代更迭,多數文化工藝漸漸被機器快速製造的大量複製品取代,為延續傳統技藝,許多苗栗賽夏族人回到部落向耆老拜師學藝,在熟練基礎工法後加入自己的設計,創造獨具個人風格的竹編製品。知名竹藤編工藝師如潘三妹、根秀麗、章若涵等人陸續於苗栗南庄鄉的部落成立蓬萊工作坊、打瑪尤岸工作室、御首原工作房,並開設課程致力於推廣竹藤編技法,以延續傳統技藝及賽夏文化精神。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王雯娟
  • 所屬族群
    原住民族
  • 所屬族群說明
    賽夏族
  • 保存者/保存團體
    賽夏族
  • 檔案授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