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海出生於民國44年(1955)苗栗縣苑裡鎮出水里(舊稱,現與西坪里合併)農家,是「台灣原始木雕第一人」陳炯輝之弟,繼承兄長的「心雕居」,也是民國100年(2011)「苑裡反瘋車」環境社會運動之關鍵人物。
他自8歲起開始幫忙農事,也常與父兄長輩扛竹筏到海邊以撈網方式包夾白帶魚,對農漁村生活方式有強烈印象與情感。17歲於苗栗縣苑裡鎮「山地門雕刻社」向大哥陳炯輝學藝三年,包括畫草圖、平面雕刻、立體雕刻等,並協助完成原住民雕刻題材作品如圖騰、平面支柱橫樑等,常運用具有粗樸味道樟木、紅櫸木、烏心石等材質雕刻。23歲開始從事海産批發生意,30歲開始陸續和粟耘、張秋台等創作者交流,民國79年(1990)35歲時因大哥陳炯輝去世受重大衝擊,43歲與朋友一起至中國東莞設立景帥藝術陶瓷廠製作外銷實用品,民國96年(2007)52歲回台承接心雕居經營,並陸續創作「親情系列」、「山林系列」表達鄉土情懷。民國100年(2011)因苑裡預計設立風力發電用大型風車,恐為當地帶來環境衝擊與低頻噪音,發起「苑裡反瘋車」抗爭運動,並在環境法律人協會之律師團協助下成功達到訴求,心雕居也在暫停營業數年後,於民國108年(2019)重新對外營運展示陳炯輝與陳清海兄弟及父親陳成合等人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