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烱輝在民國39年(1950)出生於苗栗苑裡鎮出水里,民國79年(1990)因肺癌病逝,是心雕居創辦人。他雖為漢人,但作品整合原住民木雕藝術與漢文化,既有原住民古樸味道、又有現代藝術流暢線條,被譽為「台灣原始木雕第一人」,曾榮獲行政院文建會所頒發的「薪傳獎」。
他14歲到台北學習木雕,但沒有出師就回到苑裡,16歲到屏東替專門收集排灣族木雕的朋友複製作品、販售。民國61年(1972)22歲時從三地門回到苑裡成立「山地門雕刻社」,早期仍以刻製原住民風味的藝品為主,32歲轉型為木雕創作,作品深受排灣族木雕影響,並受文建會前主委陳奇祿鼓勵、藝術家粟耘賞識,成為70年代台灣地區相當重要的木雕藝術家。除了出外學藝、深入山區向排灣族學習木雕之外,他畢生都留在苑裡,致力於木雕創作,在創作的過程中陳烱輝發現原住民原始圖騰中常見「鹿」的造型,因此開始以鹿做為的創作的原形,自民國76年(1987)至民國79年(1990)之間總計創作了六十四件鹿造型的作品,獨特的線性雕刻語彙,孤獨的留下藝術家對藝術的執著,英年早逝的生命或許短暫,但留下眾多生動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