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櫃坑歷史時期遺址,即三櫃坑遺址C地點,位於位於苗栗三義鄉景山溪三櫃橋南側的斜坡上,苗5線道路由其西側通過,行政區域屬於鯉魚潭村第14鄰。此遺址所出土的遺物並不多,僅有幾件磚瓦和瓷片等清代一般民眾的日常用品,而從遺址西北角發現的一道礫石砌成的牆基判斷,此地可能曾有一棟背山面向景山溪的漢式土磚建築。
遺址所在地的開發年代並無史書或鄉土資料佐證,不過根據史書記載,漢人於清乾隆35(1770)年入墾卓蘭,人口於嘉慶、道光年間逐漸鼎盛;後又於清咸豐2(1852)年入墾壢西坪附近的荒埔,逐漸形成聚落。而鯉魚潭地區最晚於嘉慶初年,已經是岸裡社巴宰族人採薪打獵之所,最後於清道光25(1845)年開始定居於鯉魚潭。就上述三櫃坑遺址附近地區的開墾年代推測,三櫃地區的開闢應該不會晚於1850年代,而遺址內的清代漢人牆基或許就曾見證這一段時期巴宰族和漢人的互動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