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91(2002)年2月,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為了傳承巴宰族群母語,特別開班並聘請當時少數仍能以流利巴宰語溝通的埔里牛烏蘭社耆老——潘金玉,至鯉魚潭教會開設為期一週的母語課程。
當時潘金玉已經年近90歲之高齡,但其心中那份延續巴宰族母語和文化的使命感,仍使她不辭辛勞地前往鯉魚潭教會住宿一星期,並教導族人母語。當時參與母語學習的人,除了鯉魚潭聚落的族人,還有遠從台中岸裡社以及墩仔腳教會前來的族親,這次的課程也成了鯉魚潭聚落近年來開始推動母語復振的開端。至此之後,聚落族人在每週主日崇拜結束後,都會依照潘金玉所編纂的母語教材,進行巴宰母語教學。目前聚落的母語教師由王寬寬師母、潘大州長老以及30歲的潘冠容擔任,一方面是希望能持續喚起族人學習母語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希望能進行世代間的傳承,將文化的種子持續散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