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潭聚落早期的防禦設施除了槍櫃和刺竹之外,將稻子收割後所立起之稻草(俗稱「掌草」)平放,也是一項非固定且有時間性,可以防範大安溪沿岸泰雅族用掩蔽物出草的防禦方式之一。
根據聚落客家籍耆老范水金回憶,一般而言,稻子收割後會將稻草束成一撮稱為「掌草」,這麼做是為了方便稻草水份可以快點流失,曬乾後稻草再疊成草堆,隨後可供餵養牛隻、種洋菇、打草繩、鋪在所種的菜葉旁以防雜草長出等多種用途。然而在大安溪沿岸泰雅族還有出草習慣的時候,曾經有生番出草時,就以立著的稻梗做為掩護,慢慢往目標移動來砍聚落居民的人頭。居民得知此掩護方式後,每當收割後,就會將所掌的稻草全部平放,以防被殺害。不過時至今日,出草的風俗早已消失許久,即使割稻後將稻草立起,也不用再擔心受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