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掌草平放

鯉魚潭聚落早期的防禦設施除了槍櫃和刺竹之外,將稻子收割後所立起之稻草(俗稱「掌草」)平放,也是一項非固定且有時間性,可以防範大安溪沿岸泰雅族用掩蔽物出草的防禦方式之一。

根據聚落客家籍耆老范水金回憶,一般而言,稻子收割後會將稻草束成一撮稱為「掌草」,這麼做是為了方便稻草水份可以快點流失,曬乾後稻草再疊成草堆,隨後可供餵養牛隻、種洋菇、打草繩、鋪在所種的菜葉旁以防雜草長出等多種用途。然而在大安溪沿岸泰雅族還有出草習慣的時候,曾經有生番出草時,就以立著的稻梗做為掩護,慢慢往目標移動來砍聚落居民的人頭。居民得知此掩護方式後,每當收割後,就會將所掌的稻草全部平放,以防被殺害。不過時至今日,出草的風俗早已消失許久,即使割稻後將稻草立起,也不用再擔心受怕。

基本資訊

  • 地點-地址
    鯉魚潭村
  • 地點-縣市區
    苗栗縣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資料來源
    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
  • 地點-緯度
    24.3450457
  • 地點-經度
    120.7522367
  • 時間起
    民國/戰後時期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Event.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Event.places_lat
    24.3450457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Event.places_lng
    120.7522367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Event.places_city
    苗栗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Event.places_type
    收存活動地點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Event.places_address
    鯉魚潭村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