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月眉庄事件

月眉庄事件,發生於乾隆46(1781)年4月20日,是月眉庄民男女共28人,於大安溪岸(即今日臺中市后里區公館村五崁下附近)被「生番」殺死並割取頭顱的慘案,官方對於此事件的處理方式,也使得往後巴宰族與臨近泰雅族的關係生變。此照片是民國98(2009)年,鯉魚潭巴宰族裔重返事發現場考察的留影。

該事件發生後,地方官原本想大事化小,不過閩浙總督得知此事後,下令徹查,因此地方官只得求助於在乾隆31(1766)年的鱟殼莊事件後,與生番建立起密切關係的岸裡社,也藉此得知了犯案生番所在的社址。岸裡社也依照官方的要求,以提供物資的名義,設計謀誘捕凶番於今日埤頭山一帶,並在酒酣耳熱之際,將兇手全數擒拿。事件雖然順利解決,卻導致內山生番視岸裡社為叛徒,使岸裡社無論是在平埔族群或高山族群之中的處境皆更為尷尬。昔日良好的友誼與親情轉瞬間變成仇敵。

直至約100年後的1870年代,西方宣教師進入臺灣內陸地區傳教後,要往來埔里與台中大社之間時,仍須埔社的年輕人護衛才能確保一行人的安全,即是因為埔社青年害怕視他們為「叛徒」的生番攻擊所致。

基本資訊

  • 地點-縣市區
    臺中市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資料來源
    1. 中部史料,1983(3)臺灣中部地方文獻資料(三),臺灣文獻34(3):178-185。 2. 施添福,〈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岸裡地域為例〉,收於黃應貴編,《空間、力與社會》,頁39-73。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 3. 賴永祥,《教會史話》,第三輯,台南:人光出版社,1995。 4. 陳炎正主編,《后里鄉志》。台中:后里鄉公所,1989。 5. 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鯉魚潭基督長老教會編,《二〇〇九苗栗縣巴宰族過新年成果專刊》,頁33。苗栗: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鯉魚潭基督長老教會,2009。
  • 時間迄
    1781/04/20
  • 地點-緯度
    24.3088765
  • 地點-經度
    120.7223705
  • 時間起
    清朝乾隆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Event.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Event.places_lat
    24.3088765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Event.places_lng
    120.7223705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Event.places_city
    臺中市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Event.places_type
    收存活動地點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