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潭巴宰族的竹編技藝是伴隨著當地的自然環境與漁獵文化所衍生出的傳統工藝。鯉魚潭聚落鄰近早期稱為哆囉嘓溪的景山溪,該條溪流水質乾淨清澈,深潭遍佈,早期盛產毛蟹、鰻魚、鯰魚、鯉魚、鯽魚、溪哥、鰕虎以及溪蝦等豐富的魚蝦資源。為了因應季節的變換以及捕捉位在不同深淺區域的魚類,先人早期就以環保和生態永續的智慧,發展出各式竹編的捕魚器具,如鰻笱、牆笱、線笱、螃蟹笱、蝦籠、鰕虎籠等。
這些漁撈器具皆以手工製作而成,製作時,編織者會先決定樣式和大小,再找出底部中心點,視圖樣將已經刨切好的細竹片條,以一條或兩條,一上一下交疊重複並且加以收緊,以免留下空隙;沿底部中心點向四邊往上等距編織,收邊時利用反折法收口後,依先前方式再繼續向上編織,直到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