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南庄事件後續影響

南庄事件,發生於明治35(1902)年,一起因樟腦而起的苗栗賽夏族抗日事件,以賽夏族頭目日阿拐為事件主要領導人物。衝突持續三個多月之久,在舉辦了兩次歸順式加上暴力鎮壓之後才落幕,此後日本人也開始限制賽夏族人的生活並嚴密監控族人的一舉一動。

對於當時的日本政府而言,南庄事件對於殖民統治是極大的缺口,基於報復以及鞏固殖民統治的地位,日本政府陸續採取了許多措施避免賽夏族人有機會再次反抗。日本政府首先透過新政策將賽夏族人的武器沒收,使賽夏族人失去武裝能力。並且開始介入傳統祭典的舉辦,原先每年皆舉辦的paSta'ay(巴斯達隘/矮靈祭)受到日本政府的打壓,改為兩年舉辦一次,且被迫減少舉辦天數。各姓氏所舉行的祖靈祭也被日本政府冠上迷信之名遭到禁止,但賽夏族人並未因此停止舉辦祖靈祭,反而透過改變祭典形式使得傳統得以延續。

此外日阿拐八十八甲的墾地也被沒收,與獅里興社、獅頭驛社一同於明治37年(1904年)年初編入一般行政區管理,並不再以「社」稱呼。



基本資訊

  • 地點-縣市區
    苗栗縣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施采妍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林修澈編著,《南庄事件與日阿拐-透過文獻與追憶的認》。苗栗市 : 苗縣文化局,1995。林修澈編著,《日阿拐家藏古文書。苗栗市 : 苗縣文化局,2007。
  • 地點-緯度
    24.5802942
  • 地點-經度
    121.0105733
  • 時間起
    1902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Event.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Event.places_lat
    24.5802942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Event.places_lng
    121.0105733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Event.places_city
    苗栗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Event.places_type
    收存活動地點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