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魏立之經國號戰機勇者

跟魏立之經國號戰機勇者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魏立之經國號戰機勇者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魏立之經國號戰機勇者

魏立之教授的「經國號戰機勇者」塑像作品,創作於1992年,材質為青銅,高9台尺,目前豎立於在今為台中市之前中山科學研究院航空工業發展中心(簡稱為中科院航發中心),是在紀念IDF經國號戰機勇者伍克振上校。

由於IDF經國號戰機是1980年代,在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的指示下,第一次由國人所研發的「台灣自製防禦戰機」,IDF經國號戰機的試飛對當時台灣的國防意義相當重大。勇者紀念像是為紀念IDF經國號戰機的第二號原型機試飛員伍克振上校,此塑像為與真人大小的青銅塑像。

武克振上校是一位中華民國頂尖的空軍飛行員,對F-CK-1戰機的試飛成功有重要貢獻,同時也是F-CK-1戰機第一位試飛成功的試飛員。1991年7月12日在例行飛測項目中試飛IDF二號原型機時,伍克振上校為了爭取多一些時間讓飛機機內的感測器能順利讀取飛航參數,失去最好的跳傘的機會不幸意外罹難,他的犧牲為後來IDF戰機的改良具有很大的貢獻,伍克振上校殉職後李登輝總統追授晉陞為中華民國空軍少將。

中科院航發中心為紀念伍克振上校,委託魏立之教授為其塑像,魏立之教授對伍克振上校無私護機的情操感動,雕塑期間,反覆研究伍克振上校的各種表情、細節與肌肉紋理,力求抓住伍上校的「形」與「神」,作品完成後,伍上校的同事與親人皆感到如同伍上校本人似乎就在面前,讓魏立之教授感到此塑像的有形與無形價值。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別名
經國號戰機勇者
撰寫者
魏珮玲
創作者
魏立之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92
資料使用語言
國語
媒體類型
照片
尺寸
高9台尺
存放位置
台中市之前中山科學研究院航空工業發展中心
材質
青銅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