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信裕為國立工藝研究所台灣工藝之家授證之木雕大師,民國55年(1966)出生於台中大甲,曾有五度拜師的經驗。高中畢業後來到三義拜師康木祥與康進興(康木祥二哥),短短學藝一個月後即因康木祥父親病逝變故而結束,轉向葉高彬拜師半年,接著向吳火炎(張信裕之舅舅)第三度拜師,民國81年(1992)再向黃國榮拜師,隔年又重新向康木祥拜師學藝。多次的拜師與不同風格的經驗累積,讓張信裕在木匾、日本欄間、神佛像、動物、人物等題材都有豐富經驗。
民國82年(1993)27歲時受康木祥鼓勵與指引,開始思索如何將現代造型概念放入傳統雕刻中,首先張信裕嘗試將現代造型感較強的荷葉融入觀賞藝品彌勒佛題材,希望藉由荷花增強清靜神聖的美感,並持續從水墨畫冊、圖片中推敲荷葉造型,並親自前往白河觀察荷花生長姿態。隨後開始醞議「少女系列」,著重於臉部五官的表情,胸、腹、軀幹僅做局部處理,下半身仍保留風化木質地,呈現出深具古典感的造形與内斂的感倩。民國86年(1997)結合荷葉荷花與少女的現代造形「荷舞系列」,反映張信裕將荷花從宗教意義轉變成個人風格的嘗試,之後則以親情為主題,表露亙遠綿長的人間親情。由於作品深具美感,從民國97年(2009)起經常獲獎與受邀展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