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地區泰雅族人早期活動區域多為地形崎嶇的山區,因應征戰遷徙不定的環境,須快速移動、獵捕禽獸,或下切山谷河床獵補蝦蟹魚類,所使用的運輸器具就需要質輕、容量大、韌性彈性好的材料。台灣盛產的竹藤即符合這些特性,是泰雅族應用非常廣的天然物資。
竹藤編的製作屬於傳統泰雅族男子必備的技能,女子不可碰觸,編織工藝的學習多是以父傳子的方式傳承。竹編器具的材料是桂竹、麻竹與箭竹;藤編的材料是黃藤。工法主要分為起底、編織、修緣三部分。器身編織法有:交織編,適用於竹、籐材質;而螺旋編僅適用於兼任可彎曲的籐器編織。現時的竹藤編幾乎全都做為搬運裝卸之用,少用於食器,早期以單一背帶背負,頂於前額,現多改為雙肩背,以前額背負的僅剩女性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