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三義木雕產業興盛時,國際訂單需求極高卻又沒有機器,人力短缺,因此只要願意投入就能獲得極高薪資。在日據時代晚期、1930年代,當時東達物業一名經過傳統3年4個月養成的木雕師薪資約為一般公務員6倍;臺灣光復後,木雕產業重新開拓市場,在1965年代整個產業即將興盛前,木雕師一天薪資約30元,5年之後的1970年代,一名大師父一天薪資就達120元、一般師父65元、女工35元,同一時間,臺灣基本薪資每月大約600元,資深中階公務員約1500元,相較之下,木雕師父的收入頗為優渥。
西元1990年代後木雕產業開始外移且不景氣,西元2千年後台灣已極少見木雕工廠,大多是個人工作室;以2019年採訪為例,目前木雕師收入依其技術、知名度、人脈、風格、接案能力、行銷能力、藝術水平.....等條件而有極大差異,通常具備一定知名度的木雕師父靠著接案代雕可月入10萬以上沒有問題,而且工作時間可自由調配;如果自有店面產銷合一,或是也代銷其他木雕師作品或販售進口木雕,如此經營一個店面通常可月入10多萬到數十萬元。年輕木雕師或知名度較低的木雕師收入也通常不會低於一般上班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