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三義木雕常見木材種類之03楠木

三義雕刻風格首重奇木巧雕,因此在木材選擇上以帶有天然意象與特殊紋路的樹根、樹瘤為首選,如果樹木內包藏著石頭也非常受歡迎,此點與國內外其它木雕師愛用樹身是完全不同的思維與風格,因此木材的價格除了取決於樹種與材質本身外,影響更大的是它的外型、花紋、香氣等因素,例如一塊樹身長30公分X寬30公分的檜木樹身價值1萬元,若其為帶有獨特外型與花紋的樹瘤,則可能價格會飆到10萬甚至更高,只要買賣雙方接受即可,很難釐出公定價格。特別在民國81年臺灣全面禁止砍伐天然林之後,臺灣本土最適宜木雕的檜木、扁柏、牛樟、肖楠、櫸木等木材價格快速飆漲,許多人對木雕的觀念也逐步從雕刻師工藝藝術品蒐藏,進一步增添了木材材質的投資想法。底下為木材材質簡介:

楠木,英名:Machilus;學名:Machilus spp. (Lauraceae樟科) ;木性:邊材呈黃白色至淡紅黃白色,心材黃褐色至淡紅褐色,年輪不明顯或略分明。木理通直或斜行,木肌略粗,木材不耐腐,適雕刻。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創作者
    三義木雕博物館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9/09/24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存放位置
    三義木雕博物館
  • 地點
    苗栗縣三義木雕博物館 (120.7613266, 24.4060339)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