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影響三義木雕起源之樟樹的春季花開景觀

樟樹是台灣重要天然資源,全株都具有芳香樟腦味味,除了製作樟腦外,其樹頭樹根奇形怪狀適合奇木巧雕,其樹身用來製作傢俱或雕刻,也具有防蟲防腐、材質穩定、帶有獨特香芬等特性,因此成為早期三義木雕最重要木材品種。樟樹之所以名為樟樹,相傳與其樹皮上不規則深縱裂紋路宛如刻印章時的紋路有關。

樟樹為常綠喬木,每年1到4月會開出淡黃色小花,此時正值春天新葉長出,前一年的老葉也在此時脫落,形成一年四季都綠意盎然景象,此時也會引來蜜蜂等昆蟲聚集授粉,生機盎然,花謝後會結出帶著些許白點的油亮綠色幼果,果實成熟後由綠轉黑,會吸引白頭翁前來覓食因此傳播種子。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吳岡城(環境佈道師),審校楊國禎(靜宜大學生態研究所副教授),環境資訊中心網站:https://e-info.org.tw/node/3946;江韶瑩,《三義木雕發展調查研究報告書》,苗栗縣文化局,2002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