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山下古道位於獅潭鄉百壽村東部,昔日為崩山、馬稜、圳頭等部落與百壽及大坪之間的聯絡小徑之一。早期此地造紙業發達,此古道為村民將紙品運送至頭屋鄉的道路,故又名「挑紙古道」或「紙湖古道」。今已拓寬為圳頭聯絡道路,可行駛小型車輛。
百壽村舊名「紙湖村」,清末開始發展出利用嫩桂竹造紙的技術。日治時期,百壽村造紙業日趨發達,製紙過程中,需開挖湖塘浸泡竹子取得竹纖維,「紙湖」之名遂由此而來。昔日居民經由紙湖古道將生產出的粗紙運至頭屋,再轉運至早期金銀紙的重要製造地竹南加工,也串連出臺三線曾風光一時的造紙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