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鐵道史》記載,架設舊魚藤坪橋(施工期1906年至1907年)上的石造拱模所用的石材,來自北投芝山岩(舊地名石角庄),並非苗栗地區出產。而當時魚藤坪橋所在的勝興地區,又比三叉河和伯公坑場站的距離較為遙遠,建材運送翻山過溪更是困難重重。當時在芝山岩山上採了石材後,搬運以陸運、河運、海運、陸運接力串連,先用輕便鐵路運到士林旁的淡水河畔,再以河船運到淡水,然後轉海船運到後龍公司寮港口,接著卸貨裝載牛車運到苗栗,再轉輕便車運到三義(舊地名三叉),最後路途是從三義拉牛車到勝興,從石材艱辛的搬運路線和方式,即可見此路段建置之不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