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廢駛舊山線的生活運用

舊山線開通,帶動了沿線聚落的形成,鐵道,也自然而然滲入居民的生活之中,用集體記憶共同書寫了鐵道文化的故事書。例如居民們的心中都有一個火車時刻表,鐵道運行的時間就是日常生活的報時;而廢駛後的舊山線不再有火車經過,人們轉而利用鐵道空間與材料,將遺留下來的鐵道重新納入日常生活的脈絡。

鐵道上的碎石溫度高,居民們往鐵道甚至月台上曝曬蘿蔔乾、菜乾、仙草等農產品的畫面,從火車開始運行到廢駛,一直都是鐵道沿線生動的人文景觀。鐵道旁也能發現許多生機盎然的小天地,是居民利用農地、建築旁的畸零地來開闢菜圃、種植平日所需的時蔬;而過往鐵道的枕木都使用原木,有些廢棄的枕木就成了居民的生活建材,被撿拾來圍成花臺菜園,或者架設農用棚架,作為工作乘涼去處。火車離開了舊山線,依然以不同姿態和地方居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時間起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