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民政府來臺後製茶產業變化

苗栗是全臺茶產量最多的地區之一,生產的紅茶、綠茶都曾經風靡一時,戰後臺灣的綠茶更曾取代日本與中國大陸,外銷至北非摩洛哥。國民政府來臺後,由台灣農林公司接收日本投資的企業會所,改為「臺灣農林公司茶葉分公司三義茶廠」,並將部分茶園放租給三義及銅鑼一帶的茶農經營。

然而,1970年代臺灣退出聯合國、失去非洲等外銷市場;1980年代臺灣工資上漲、中國與東南亞以更低廉的勞力轉而成為世界重要的茶葉生產國。隨著外銷市場的急速萎縮,地方茶園已逐漸變更用途或任由荒廢,如果不是轉型成為觀光茶園,就是成為工業或建築或公園用地;製茶產業的辛勞、低薪也導致茶產業人口轉行,甚而地方人口外移流失。三叉一帶的製茶產業已無當年榮景。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彭力妍、魏筱君、林芳正,《尋找山線1》,苗栗市,2003,苗栗縣文化局
  • 時間起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