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金華生三十二股與三叉河發展

在舊山線三義段途經的村落中,「金華生三十二股」是十九世紀三叉河一帶重要的開墾單位,除了作為祭祀公業,建設地方不流餘力,積極捐地蓋寺廟與學堂。明治31(1888)年十月金華生三十二股捐贈土地,在現今的建中國小旁建造五穀廟,並由金華生三十二股的管理人孫德福,擔任五穀宮的第一任管理者。舊山線鐵路的闢建更是迅速將繁榮帶入三叉河一帶,金華生三十二股在此影響下建立更完善的土地丈量與帳簿管理。

竹苗內山一帶隘墾區,常有墾民與隘丁被原住民或盜賊所殺,長年死傷慘重,需要安撫社會對無祀孤魂的愧歉與恐懼,地方組織對中元祭儀便格外重視。三叉河一帶由金華生三十二股擔負地方祭祀之責,每到農曆七月二十九日,股東必須在老街準備祭祀物品,祭拜者包括了老街居民及承租土地的住戶,整條老街放眼望去皆是滿滿的桌子與祭品。直到近年祭祀活動才因內部關係變動而逐漸式微。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賴國誠,《苗栗三叉河金華生三十二股之發展與經營》,2013,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 時間起
    清朝道光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