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決單線運輸的瓶頸,新山線雙軌工程於民國87(1993)年開始動工,鐵路局原擬定拆除舊山線的建築與軌道,以省去老舊設施安全維護的經費,於是舊山線的存廢問題引來民間文化團體之熱議,在20世紀末相繼成立「保存山線鐵路單軌舊線段文物資產促進會」與「搶救舊山線聯盟」,透過系列運動,成功引起政府部門重視,也催生了後續相關場址與沿線設施之保存與登錄。
民國85(1996)年「保存山線鐵路單軌舊線段文物資產促進會」成立,舊山線保存的議題率先開跑,以推動勝興車站成立鐵道博物館為核心,希望喚起民眾對舊山線的關心,促成中央政府對舊山線文物保存之重視。是年底舉辦的公聽會上,民間與政府達成保留舊山線鐵道的共識,惟對於實際產權與維護議題仍待商議。爾後民間保存舊山線的力量持續凝聚茁壯,民國87(1998)年4月,由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山線舊鐵道保存協會、主婦聯盟臺中工作室、葫蘆墩文教基金會等幾個民間組織共同成立了「搶救舊山線聯盟」,集結眾力再度呼籲舊山線車站與沿線鐵道之保存。同年9月23日舊山線停駛,推動舊山線保存與再利用的聲浪持續高昂,在20世紀末的那幾年,從民間到公部門聯手,各種活動、計畫不斷,舊山線未來雖無定案,但沿線的古蹟登錄與保存確實在其積極運作下逐一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