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通車的舊山線,其路線翻越山嶺、橫跨溪流,有全臺最高的車站,還有為了穿山越河而有的密集隧道、橋樑,加上歷經1935年、1999年的大地震,都是見證時代工法轉變的結晶。舊山線雖已停駛,但作為臺灣鐵路之經典,沿途設施的文化價值備受肯定,至今已有勝興車站、泰安車站、魚藤坪斷橋、大安溪鐵橋、內社川鐵橋、魚藤坪鐵橋等六處被登錄為縣市古蹟。
舊山線的車站建築首先被重視,而後轉往橋樑工藝。最早具文化資產身份的設施是臺灣鐵路的最高點勝興車站,於停駛後隔年,經苗栗縣古蹟評鑑審議作業評定為縣定古蹟,古蹟範圍包含車站主體、廣場、月台、與月台平行之主副線鐵軌、倉庫、道班房和油庫。2001年,設於1910年的泰安車站,由臺中市政府公告為市定古蹟。魚藤坪斷橋在2003年評定為縣定古蹟,理由包含歷史、構造技術與古蹟再利面等層面;較特殊的是,斷橋曾經歷1935與1999年兩次大地震,橋體皆造成損害,因此也被行政院選定為「震災紀念建物」。大安溪鐵橋竣工於1908年,是臺灣最長的花樑鋼橋,有過幾次改建與鋼樑抽換紀錄,2017年公告為臺中市定古蹟。到了2019年又有內社川鐵橋和魚藤坪鐵橋上榜,它們都是1935年中部大地震後的重建新橋,見證著鐵道史與時代工法的演變,雙雙登錄為苗栗縣定古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