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山線鐵道中經過三義鯉魚潭一段有著特殊風光,除了鯉魚潭的山光水色,清潭充斥當地人的生活記憶,潭上方有巧奪天工的內社川橋橫越,一旁還有苗栗縣最大的鯉魚潭水庫,彼此相映成趣。
橋下清潭過去是部落住戶十餘戶婦女洗衣、洗菜,順帶閒話家常之地,許多村民們傍晚在此洗澡、白天游泳戲水。除了人,住戶飼養的鴨鵝與牛也是清潭的常客,十餘戶住家的鴨鵝數百,早上到溪邊戲水,傍晚數百隻整隊分別回到各自住家。水牛於潭邊吃草,放牛人在一旁乘涼、抽菸。這樣的悠閒風景是早期鯉魚潭的生活寫照。內社川鐵橋於明治37(1904)年開工,1935年因大地震毀損而重建。工法的變化與鐵道橋樑構造演變,具歷史意義。於停駛後暫時封閉,2019年成為苗栗縣指定古蹟。鐵橋兩端分別緊接六號、七號隧道,一端於鯉魚國小附近,另一端則位於因應水庫而建的苗52線道旁。鯉魚潭水庫於1992年完工,以全縣最大水庫之姿,提供苗栗與大台中地區的用水。當列車行駛舊山線此段,甫鑽出隧道,隨即走在內社川鐵橋上,鯉魚潭風情與水庫池堰盡在腳下,碧綠湖水與列車相映成趣,成為舊山線的特殊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