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益隆運送店

昭和5(1930)年,勝興車站從僅辦理行、會車事宜的信號場,改為「十六份停車場」,開始辦理一般的客貨運業務,也開啟民營運送店的商機。勝興最早的運送店由呂阿三設立,曾易手給謝木生,最後轉至劉傳旺(即現今勝興客棧老闆劉科成的祖父),更名為「益隆運送店」,直到民國80年代才停止營業。運送店辦公室就位於現在勝興客棧的左側房間,當時運送業要申請執照並不容易,需經歷重重單位嚴格審查,才能獲得營業執照,可說是獨佔事業。運送店轉進了糖、米、鹽等生活用品,也同步轉出來自本地和大湖、卓蘭一帶內山生產的木炭、香茅、柑橘、桃李等物產,吆喝的勞動與火車聲響,交織出最動聽的繁榮旋律。

運送店的運作,首先得累積客人的貨物,當貨物數量累積滿一台車便能向鐵路局登記,即待鐵路局通知火車停車與載卸貨物的時間。當火車一進站,鐵路局留下一節車廂給運送店後,此時運送店便得抓緊時間在20分鐘內迅速卸下外地運入的貨品、並裝載本地物資上車。通常運送店會調來5、6個人幫忙搬貨,視搬運物品難易有時也會動員鄰居協助,平日僅僱少量員工。當運輸火車班次愈頻繁,便意味運送店的生意愈昌盛,因此如何安排火車到勝興運貨、如何調配人力,就成為像益隆這樣一個民營運送店經營之關鍵。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