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義出站,蜿蜒在十六份聚落間的山坡彎道,以盤山曲線和鐵道風景成為舊山線的亮點,它便是知名的十六份坡、又名三百彎。
從三義往南的列車為了衝上縱貫線鐵路最高點「勝興」站,鐵軌路線的設計以連續左右大彎道的盤山展線方式迎戰陡峭的十六份坡,亦即以長度來換取坡度的減緩。這一道大曲線,祭出了千分之25.5的坡度考驗,其300公尺的曲線半徑也逼近臺鐵路線特甲級的最小極限,是舊山線鐵道員挑戰技術的經典之一。當列車行於駛十六份坡,南下北上都因安全和機車牽引力的關係,車速緩慢。南下的上坡路段得奮力衝刺,才能爬升,相對北上的下坡險路,有容易失速翻車的問題,因此需要謹慎的慢駛緩行,但又不能一路煞車,並不比上坡輕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