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三叉河停車場

舊山線的三義車站過去又稱為「三叉河停車場」,於明治36(1903)年10月7日開業,是舊山線四個車站中最早設立的一個。大正9(1920)年更名為「三叉驛」。三叉河停車場是日據時期臺灣鐵路發展中重要的樞紐。領臺之初,日本殖民政府先鋪設輕便鐵路以解決全島的交通運輸需求,明治31(1898)年3月完成最後的苗栗-葫蘆墩路段,並在苗栗、三叉河、葫蘆墩三地設立辦事處,各配有60輛台車調度使用。然而同時全島的縱貫鐵路僅剩三叉河至葫蘆墩一段尚未通車,此站所就成為縱貫線與運搬線的交會點,明治36(1903)年11月設立三叉河建設事務所,並鋪設三叉河到伯公坑的運搬線,以協助搬運建設鐵路所需材料。

據傳最初日本人原本打算把站所設置在市街南方約700公尺處的八股頭聚落,但因為該處有將近千分之25的坡道,恐怕會有爬升過程距離不足的問題,因此才將場址移到現在的雙草湖位置。三叉河停車場設立後,由於在鐵路建設上特殊的地位,加上三叉河自清領時期開始便是重要的山林產物集散地,客貨運相當繁忙。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資料來源
    彭力妍、魏筱君、林芳正,《尋找山線1》,苗栗市,2003,苗栗縣文化局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