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公是客家人重要的地方信仰,三義鄉以客家族群為主,境內有許多伯公廟,由於伯公掌管地方,往往與人口、產業、地形、聚落型態等緊密結合,每間各有特殊的建築、儀式與神話。20世紀中後期,三義地區的山林產業沒落,舊山線失去經濟產物運輸的功用,許多原本依靠山林維生的人,轉而遷移至城鎮市街工作生活。「伯公公寓」就是一種見證地方人口外移的祭祀地景。
雖然伯公這樣的地方神祇各有轄區,為了避免轄區重複,一般來說一間伯公廟只供奉一個伯公。但是人口遷移使得原本地方供奉的伯公變得無人上香,為了讓伯公不受冷落,人們集中伯公於一處,興築共同的伯公廟安置,也方便人們祭拜,形成大型的「伯公公寓」,如翠澄橋親水公園的伯公廟供奉11座伯公,雙潭崩山下老伙房甚至合祀17位土地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