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山線復舊開通有感〉是一組三首的七言律詩,描述1935年新竹臺中州大地震,舊山線被震得柔腸寸斷,后里與泰安間的隧道崩塌,魚藤坪橋嚴重斷裂,導致舊山線路段封閉長達三年;1938年7月15日終於恢復通車,詩人王則修寫下三首詩慶祝此好消息,因為豐原北上乘客終於無須再繞至海線,恢復在山線交通中的樞紐位置,不止南北運輸方便,也讓豐原再次繁榮。全詩如下:
曩年災震斷車行,驛路迢迢蕪已平。力士開山仍故道,飆輪飛駛又長征。無須岸海迂新邑,直可穿巖接塹城。回首不勝今昔感,豐原從此慶重生。(其一)
車走雷聲一旦通,蠻花犵草亦翻紅。已無岸海迂途遠,喜有穿山捷徑同。或北或西分道進,為商為旅並驅雄。豐原最是關生死,佇見繁華指顧中。(其二)
災震當年隧道崩,交通不便感非輕。往來竹邑分遲速,興廢豐原判死生。轣轆雷車仍地起,喧騰汽笛逼天鳴。從今直北穿山過,無事迂迴海岸行。(其三)
這一組體現舊山線於島內運輸重要地位的〈祝山線復舊開通有感〉,已收錄在國家台灣文學館出版的《全臺詩》第貳拾叁冊中。作者王則修(1867-1952)是清代秀才、日治古典文學大師、戰後臺南新化文學奠基者,創辦當時臺中以南最大的私塾《三槐堂》,教授千人詩詞創作,被地方推崇為一代詞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