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樑,苗栗老地名,位於大湖鄉義和村,指懸吊於樹樑。吊樑一稱出現的很早,在光緒15(1889)年大湖廣泰成墾區四界圖即註記「吊樑仔」的地名。由來是拓墾初期,墾民上工前會把飯包掛在樹上,等至中午再回樹下拿便當吃,久了便把掛便當的地方稱作吊樑。
吊樑依地勢高低,分為上吊樑與下吊樑,大約位在百壽橋西側一帶,台灣光復後該地才更名為和興。百壽橋原本是木橋,為慶賀當地百歲人瑞陳王春妹長壽,地方積極向縣府爭取經費建立水泥橋,於民國49(1960)年完工,通車時像辦喜事一樣熱鬧滾滾,並將橋命名為百壽橋。
吊樑,苗栗老地名,位於大湖鄉義和村,指懸吊於樹樑。吊樑一稱出現的很早,在光緒15(1889)年大湖廣泰成墾區四界圖即註記「吊樑仔」的地名。由來是拓墾初期,墾民上工前會把飯包掛在樹上,等至中午再回樹下拿便當吃,久了便把掛便當的地方稱作吊樑。
吊樑依地勢高低,分為上吊樑與下吊樑,大約位在百壽橋西側一帶,台灣光復後該地才更名為和興。百壽橋原本是木橋,為慶賀當地百歲人瑞陳王春妹長壽,地方積極向縣府爭取經費建立水泥橋,於民國49(1960)年完工,通車時像辦喜事一樣熱鬧滾滾,並將橋命名為百壽橋。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