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貓閣社

貓閣社又稱「番社」,苗栗老地名,位在今頭屋鄉曲洞村7鄰一帶。《苗栗縣志》曾記載,乾隆46(1781)年,漢人劉敏捷於貓閣社教讀,後來當地土目將房屋土地讓給劉敏捷,舉族搬遷到頭屋二崗坪,即曲洞村2鄰附近,該族現多改姓為潘、李、林。另有台灣省文獻會編印的「台灣省地名之沿革」記載,乾隆47(1782)年,屬於道卡斯族的貓閣社(由貓貍社與嘉志閣社於1770年合併而成),因漢人拓墾,從苗栗市區搬到頭屋這一帶居住,日治末期有678位族人,是當時縣內僅次於後龍鎮新港的第二大平埔族部落。

貓閣社的名稱從早期文獻和耆老口耳相傳中,可知來自於該地的平埔族族名。現在曲洞村有一座百年貓閣社土地公石碑,據在地人回憶,該座石碑正確名稱應該是石崎土地公,位處貓閣社範圍的邊緣地帶,其實土地公位在曲洞村的中心,是因為後來遊客漸多,才在墨硯山古道附近立百年石碑。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資料來源
    劉榮春等著、徐文達總編輯,《苗栗老地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2010。 林聖欽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三苗栗縣》,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6。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