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公館

大公館,苗栗老地名,位於苗栗縣獅潭鄉和興村。光緒2(1876)年,黃南球墾號在西潭社、下樓社拓墾,後黃南球於永興村設置多橫屋合院的大公館,專門管理地方的墾拓事業,因而得名。日治初期,黃南球因參加抗日潰敗,一度走避大陸,居住於大公館的工人、隘勇陸續離開,盛況大不如前;明治10(1935)年新竹-台中地震(關刀山地震)大公館嚴重受損;民國84(1995)年台3線拓寬工程,又拆除大半建築,已不復昔日大公館的風采。

據當地居民回憶,清代建築的大公館,佔地廣闊,為白牆紅瓦的多橫屋合院。1876年黃南球以武力平定亂事,被清廷授六品銜,光緒7(1881)年招撫原住民,獲清廷賞藍翎,升授五品銜,同時取得「新竹總墾戶」頭銜。正廳屋頂得以築成燕尾脊,兩側橫屋各有功能,包含長工、隘丁住所、穀倉、武器庫、牢房等,另外有設置望樓並懸掛銅鑼,派勇丁晝夜巡邏。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資料來源
    劉榮春等著、徐文達總編輯,《苗栗老地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2010。 林聖欽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三苗栗縣》,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6。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