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六紳庄

六紳庄,日治時期又稱「番仔寮」,苗栗老地名,位於苗栗縣頭屋鄉鳴鳳村,早年地方墾民謝亦貴等6人於此開墾一百廿甲地,發展樟腦開採事業,因而得名。此地常有山豬、山羌、野鹿聚集,因此常有獅潭鄉義民廟一帶的原住民來此搭獵寮、狩獵,成功捕獲的山豬、山羌會浸泡在枋寮溪的溪水中,避免獵物肉質敗壞。日治時期後,六紳庄改稱為「番仔寮」。

據地方居民回憶,有關「謝亦貴入墾六紳庄,不靠武力打仗,也不用槍砲和子彈,而是嚇來的!」的相關軼聞,是自拓墾時期流傳至今的原漢衝突故事,可窺見苗栗地方拓墾的另類型式。謝人讓十多人在半夜裡,各扛起十多支火炬,遠看人丁眾多,讓原住民知難而退,或是向原住民展示裝滿火藥的桶子,其實底下是米糠,上面鋪著薄薄一層火藥。此外,謝人會在原住民面前用雙手拿雙槍,左右手都精準射中遠處的標靶,讓原住民害怕地不敢侵擾。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資料來源
    劉榮春等著、徐文達總編輯,《苗栗老地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2010。 林聖欽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三苗栗縣》,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6。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