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人工仔上天

人工仔上天,又稱「翁子上天、尪仔上天」,苗栗老地名,位於苗栗縣頭份市濫坑里中部、福樂國宅後方,為一屹然挺立、又尖又高的山峰。地名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自臺三線遠眺,地形外貌似上尖下寬的人臉;二是與清代原住民出草習俗有關,具紀錄苗栗原漢衝突歷史之價值。

據地方居民回憶,人工仔上天兩旁都是山谷,南邊有竹杆坑、北邊為羌仔窩,都是原住民的居住地。清代苗栗地區原住民尚有出草的習俗,會割下死者首級,拎起髮辮背在肩上,由山頂唯一的小路走回羌仔窩。由山下遠望,原住民背著人頭上山,很像背著一個玩偶。玩偶、娃娃的客家話為「人工仔」,死亡的客家話為「上天」,所以才稱「人工仔上天」。地方居民傳言原住民把頭背回去後,用木杵掛著,用酒往掛著的人頭沖,喝沖下來的酒和血,並敲打死者的頭「叩、叩、叩」,要死者帶親人來給他們殺。而庄內若有人不幸遇害,找到沒有頭顱的屍首,不可帶回家祭拜,避免招來厄運。即便原住民「背人頭」是很久以前的事情,若居民要上人工仔上天割嫩草,仍要一大夥人結伴壯膽上山,可見漢人對於原住民出草習俗的心理畏懼。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資料來源
    劉榮春等著、徐文達總編輯,《苗栗老地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2010。 林聖欽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三苗栗縣》,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6。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