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仔上天,又稱「翁子上天、尪仔上天」,苗栗老地名,位於苗栗縣頭份市濫坑里中部、福樂國宅後方,為一屹然挺立、又尖又高的山峰。地名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自臺三線遠眺,地形外貌似上尖下寬的人臉;二是與清代原住民出草習俗有關,具紀錄苗栗原漢衝突歷史之價值。
據地方居民回憶,人工仔上天兩旁都是山谷,南邊有竹杆坑、北邊為羌仔窩,都是原住民的居住地。清代苗栗地區原住民尚有出草的習俗,會割下死者首級,拎起髮辮背在肩上,由山頂唯一的小路走回羌仔窩。由山下遠望,原住民背著人頭上山,很像背著一個玩偶。玩偶、娃娃的客家話為「人工仔」,死亡的客家話為「上天」,所以才稱「人工仔上天」。地方居民傳言原住民把頭背回去後,用木杵掛著,用酒往掛著的人頭沖,喝沖下來的酒和血,並敲打死者的頭「叩、叩、叩」,要死者帶親人來給他們殺。而庄內若有人不幸遇害,找到沒有頭顱的屍首,不可帶回家祭拜,避免招來厄運。即便原住民「背人頭」是很久以前的事情,若居民要上人工仔上天割嫩草,仍要一大夥人結伴壯膽上山,可見漢人對於原住民出草習俗的心理畏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