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河背

河背,又稱茄苳坑、東興,苗栗老地名,為今日苗栗縣頭份市上興里、下興里地區。此地位處中港溪左岸,客家話「河背」,意指中港溪的後面。清代稱「茄苳坑」,日治時期改名為「東興」,原因不詳。

中港溪河道寬廣,早年居民倚靠兩板木橋,從河背至對岸的頭份街,若遇大水則以竹排(粗麻竹編製的竹筏)渡河。因往來旅客屢遭船夫勒索,道光16(1836)年淡水廳同知婁雲在河背地區設「永寧義渡」(今東興大橋河唇福德祠旁)根絕弊端,備受地方居民感念。日治時代,政府有鑑於竹排渡河屢傳溺水意外,昭和16(1941)年建造一艘堅固的木船,提供居民免費搭乘。其渡船口位在「河壩唇」(今頭份市立幼稚園),而渡船下水儀式為當時河背地區的一大盛事,儀式正式名稱為「「頭份東興間渡船下水式」。直至東興大橋通車,渡船才功成身退。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資料來源
    劉榮春等著、徐文達總編輯,《苗栗老地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2010。 林聖欽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三苗栗縣》,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6。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