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場,苗栗老地名,位於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西南側、鹿場溪西岸,海拔約2000公尺左右。此地舊稱「久布斯Sigao-tsubus」,是泰雅族語「鹿很多的地方」,因而得名。早年此地野鹿成群,隨著開拓範圍深入山區,鹿群逐漸消失。
鹿場是中港溪上游深處的泰雅族聚居之地,及泰雅族鹿場社(今為鹿場部落)的所在地。據地方居民回憶,昔日的鹿場梯田漫佈,部落族人仰賴種田維生,家家戶戶都有養牛,小孩子常玩騎牛、鬥牛的遊戲。在民國59(1970)年石門到鹿港的道路開通之前,鹿場對外的交通相當不便,居民大多是步行下山,到石門搭輕便車或乘坐南庄礦業的運煤卡車。民國65(1976)年八七水災侵襲,大部分居民都遷移到南庄苗圃上方的東江新村,但災後多數居民還是回到鹿場種植蓪草和香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