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出礦坑油氣田開發

苗栗出磺坑,臺灣最早、最重要的石油礦開採地,清末挖掘出亞洲第一口、世界第二口油井,至今仍是台灣天然氣主要產地,約佔全台產量的45%,故列為苗栗大事件之一。

位於苗栗縣公館鄉最南端的出磺坑,據文獻記載,咸豐11(1861)年粵籍人邱茍在附近的後龍溪河床中發現石油,並以人工挖掘一口油井,為亞洲第一口油井。 爾後清廷曾一度設立礦油局,卻因技術、經費、原漢衝突等因素限制,開採規模不大。日治時期,出磺坑油田進入公司化、全面性的開採,共計鑽探99口井,原油總產量為18萬公秉,天然氣4600萬立方公尺,當中又以36、40號井產量最為豐富,是出磺坑油氣田的黃金年代。二戰後由中國石油公司接收,初期淺層開採,效果不彰致使經營困難。至1960年代開始深層開發,陸續發現多口油氣蘊藏量豐富的油井,至今仍持續開採與挖掘。出磺坑產業礦區因具產業、歷史、文化價值,於民國99(2010)年登錄為文化景觀區,包括宿舍、舊醫務所和地軌纜車等7座歷史建築。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資料來源
    《苗栗文獻第四十九期:苗栗史上百件重大史事專輯》,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2012年
  • 時間起
    186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