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的地方志書寫歷史,最早可追溯 《重修苗栗縣志》卷二十二礦業志,有總論、區域地質架構與沉積盆地特徵、苗栗縣之礦產資源及分布特徵、石油及天然氣資源、煤礦資源、石英砂礦床、黏土礦床、溫泉資源、其他礦床及礦物資源、特殊之礦業觀光資源,紀文榮編纂。第二篇討論台灣島之大地構造與特性、沉積盆地架構,以及地質史,作為了解苗栗縣地質構造的導言。第三篇介紹苗栗境內具經濟價值的礦產,包括油氣、煤、玻璃砂及砂石資源的形成機制、特徵以及分布。第四篇探討苗栗縣石油及天然氣,介紹錦水、出磺坑、永和山、鐵砧山與白沙屯油氣田,兼論其他未來值得鑽探之油氣構造。第五篇概述苗栗縣煤礦資源,包括煤帶分布,以及主要煤田與具代表性的煤礦場。第六篇略述苗栗縣石英砂礦床。第七篇談及苗栗縣黏土礦床。第八篇說明溫泉資源,特別介紹其中唯一屬於已開發的泰安溫泉。最後兩篇簡述其他礦物資源之情況與礦業觀光資源。
《重修苗栗縣志》,重修縣志纂修委員會於民國92至96(2003-2007)年陸續完稿,全書共記35卷45冊,總計1300萬字,記述年代從苗栗有歷史紀錄以來至民國91(2002)年。苗栗文史專家陳運棟與黃鼎松先生主要負責統籌、編纂事宜,突顯「在地人寫在地事」的精神。該書於民國96(2007年)集結成冊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