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後龍庄棉花試作

日本時代統治當局對於棉作需求量大,因此鼓勵民眾多多種植,當年的後龍鎮公所在溪洲一帶的保安林帶嘗試播種,採收的棉花原物料則由鐵道為主要運輸途徑,不過最後因為棉作怕強風,導致成效不彰而停止栽種。

這與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以臺灣作為南進據點的政策有關,為奠定臺灣農學基礎,明治32(1899)年臺灣總督府在臺北、臺中、臺南設立農事試驗場進行農事改良的各項試驗。新竹州農事試驗場設立於昭和3(1928)年,由任職於新竹州勸業課的植物學者島田彌市兼任新竹州農事試驗場長。台灣總督府在昭和11(1936)年將「南支南洋政策」訂為重要政策後,由臺灣拓殖株式會社負責相關的「棉花增產計畫」,在臺灣各地進行棉花試種,作為日後進駐菲律進行實質開發的預作準備,以便株式會社社員累積在臺灣試驗的熱帶農業栽培經驗,最後能將相關的農業技術、人力、物力及資金輸至菲律賓。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貢獻者
  • 時間起
    1933/8/2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