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八七水災後的流籠 

這張照片攝於民國48(1959)年八七水災之後,記錄的是苗栗縣南庄鄉聯外橋樑遭洪水沖毀後,居民們利用簡單的繩索搭起流籠接送人員進出,畫面十分驚險,但居民臉上仍帶著笑容。許多人是第一次搭乘流籠,覺得既驚險又有趣。

流籠是一種原始的交通工具,它是以木板、藤條等堅韌材料,製成方形或圓形的籠子,並用滑輪吊掛在一條粗鋼索和麻繩上,藉以飛渡山谷或溪流。流籠不只載運人員,在許多山勢陡峭且交通不便的山區與溪流地帶,流籠也經常用來載送農產品,或是林業、礦業也都可見流籠。天災救助過程也常可見流籠,但在某些山區因為流籠纜線遍佈,有時會影響直升機救災甚至引發意外,特別夜間或天候不佳能見度低時,十分危險。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苗栗歷史老照片」網站(今已關閉),2004。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創作者
    黃勝沐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59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