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攝於1960年代,記錄的是苗栗鄉間一處洋菇寮慘遭祝融,菇農們正合力灌救的畫面。照片右方兩名菇農爬上洋菇寮將稻桿拋下地面,避免易燃的稻桿被大火延燒。由於田野間沒有水源,菇農只能汲取鐵桶中的儲水來滅火,呈現了當時物力的缺乏以及消防設備不足。
洋菇曾是臺灣重要產業之一,約於民國42(1953)年由農試所從國外引進。當時苗栗大湖、台中外埔等多處農村都是重要的洋菇產地,農民們利用二期稻作結束後的空檔,以稻桿進行栽培。1961年至1971年代產業最輝煌期間,平均每年都可靠著洋菇罐頭外銷,為臺灣賺進1億美元外匯。直到1980年代因面臨中國及東南亞的競爭,加上勞力成本提高,臺灣洋菇產業逐漸走下坡,以草莓等高經濟價值作物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