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客家小童趕鴨

這張照片攝於1950年代,一位穿著傳統客家花布軟襖的小童,正趕著鴨群穿越稻埕回鴨寮,這是1950年代客家聚落黃昏時分的熟悉景象。這張照片呈現了一種農家恬靜風情,也反映了當時幼童的服裝樣式。


早年台灣農家,幾乎家家戶戶都自己養家禽,養鴨的數量最多,雞、鵝則為輔。主要原因是當時農作物以稻米為主,其水稻環境與衍生的副產物,例如河邊與田間的小貝殼、魚蝦、水草、稻殼等等,正是鴨隻的主要飼料。當時鴨隻品種主要區分菜鴨、高州鴨、陸地鴨、正番鴨、北京鴨及土番鴨六大類,其中菜鴨最常見,是中國大陸馴化之水禽,為漢族移民台灣時所攜入,淡褐色羽毛中有蟲樣黑斑,屬蛋用鴨隻,農人較少宰鴨而是取蛋加菜。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苗栗歷史老照片」網站(今已關閉),2004。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創作者
    謝其煚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50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