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攝於1960年代,這是苗栗公館的一家陶瓷廠,有位女工正在堆滿陶製花缽的廠房內工作。這裡花缽數量之龐大,可見當時苗栗公館陶瓷業已頗具規模。
明治30(1897)年,日本人岩本東作在苗栗市西山柑仔園發現黏土礦,並在當地建立窯場,開啟了苗栗陶瓷工藝的先河;明治33(1900)年又在公館大坑地區興建窯場,公館陶瓷以此為濫觴。當時岩本東作也引進「登窯」燒窯技術,成為苗栗早期陶業的主要窯爐型式,更是苗栗能發展酒甕產業的重要關鍵。
這張照片攝於1960年代,這是苗栗公館的一家陶瓷廠,有位女工正在堆滿陶製花缽的廠房內工作。這裡花缽數量之龐大,可見當時苗栗公館陶瓷業已頗具規模。
明治30(1897)年,日本人岩本東作在苗栗市西山柑仔園發現黏土礦,並在當地建立窯場,開啟了苗栗陶瓷工藝的先河;明治33(1900)年又在公館大坑地區興建窯場,公館陶瓷以此為濫觴。當時岩本東作也引進「登窯」燒窯技術,成為苗栗早期陶業的主要窯爐型式,更是苗栗能發展酒甕產業的重要關鍵。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