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油桐樹育苗苗圃

此照片是1960年代一群工作人員在苗栗公館油桐樹育苗苗圃的合照。早年台灣有不少木材品質極好的梧桐樹,但在1960年代感染簇葉病導致樹木大量枯死,因此林管單位開始在台灣各地大力推廣栽植油桐樹。梧桐成材動輒7年甚至10多年,但油桐只要3年,故被稱為「三年桐」,生長快速木質輕,是作為包裝木箱的好材料,富有經濟價值。


1960年代的作法是政府育苗後免費發送給民眾種植於自家土地,由於觀念推廣成功且免費,一時蔚為風潮。最搶手時,林管人員甚至還須在苗圃中搭工寮守夜,避免樹苗被偷。隨後整體社會產業轉型,油桐木材需求不再,許多油桐樹於是被遺忘在山裡。民國91(2002)年客家桐花祭,這些被遺忘的油桐,不少都已長成巨木,4月春風一吹,遍地都是浪漫,一直美到5、6月,目前已成台灣最美的旅遊主題之一,而且不只桃竹苗,幾乎全省到處可見。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苗栗歷史老照片」網站(今已關閉),2004。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創作者
    謝其煚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60
  • 媒體類型
    照片
  • 檔案授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