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至60年代是台灣精神標語最盛行的年代,當時國民政府剛遷台不久,為了宣傳反共等相關思想,許多軍事營區或前線戰地都會繪上軍事標語,例如反共抗俄、殺朱拔毛、檢舉匪諜人人有責、消滅萬惡共匪解救苦難同胞、忠黨愛國、實踐力行等等。
這股標語風潮,隨後延續到許多建設與公共場合,例如學校校園、公家機關圍牆等地,並開始產生不同於軍事標語的思想教育,通常以對聯式的方式出現,例如此幅照片中「做一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成一個堂堂正正的好國民」就是常見的標語文字與形式。學校的圍牆標語經常成為地標與合照時的背景,此照片攝於苗栗地區小學,小朋友們聚集圍牆標語下拍合照,呈現的就是當代的縮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