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份鎮山下里陳氏家祠為陳氏始祖嘗所建,用於春秋祭祖活動,最初的磚仔屋建於嘉慶4(1799)年。咸豐4(1854),磚仔屋因漳泉械鬥事件被焚毀,咸豐9(1859)年重建。光緒21(1895)年,新建的磚仔屋作為乙未抗日義軍之據點,再度焚毀於戰火之中。後陳氏始祖嘗會員因意見相左,分裂為祥字號及禎字號兩群,禎字號會員於昭和9(1934)年決議興建家祠,歷時兩年竣工。 陳氏家祠坐北朝南,除風水塘外,合院、屋宇、化胎俱全,為一落兩橫屋格局。正身為木行馬背屋脊覆紅瓦,屋脊貼有彩繪磁磚,牆身由泥磚砌成。簷廊有兩根洗石子簷柱,左右刻有對聯,簷下斗栱均有雕飾,雕工精細流暢。正廳中央有神龕,奉祀陳氏祖先牌位。神龕外有壽屏裝飾,上方有三幅彩圖,由左至右分別是寒梅圖、大象耕田圖及秋蘭圖。彩圖下方繪有八仙圖,不同於一般廳堂使用刺繡八仙圖,陳氏家祠直接彩繪於木板上。兩落橫屋為三開間,木行馬背下塑有鵝頭墜,山牆由紅磚砌成,以水泥巧加裝飾,別具特色。陳氏家祠有對聯8副,大多出自秀才陳華汀之手,是難得的文學瑰寶。 民國107(2018)年,苗栗縣政府有意將陳氏家祠列入歷史建築,原定6月15日前往場勘,陳氏家族祭祀公業卻於該月9日僱用怪手,率先將家祠夷為平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