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龍地區早期以公司寮漁港為最重要的貨物運輸港口,其功能與龍港車站的鐵路運輸相輔相成。但後期因淤沙問題,漁民需要良好港灣停靠船筏,民國64(1975)年經苗栗縣議長魏綸洲的奔走下,經學者勘查後,選定外埔漁港為興建新漁港的地點,民國69(1980)年完工。
漁港主要是近海漁業,漁民使用小型拖網、流刺網等禁魚捕撈,漁獲年產量約四百六十餘公噸,約價值新台幣4500多萬,主要漁獲物為鰆、烏魚、花枝、拔口、鐵甲森、肉鯽、吻仔、鯛類及黑鯧白鯧等鯧類的漁獲物。近年游釣漁業興起,常可見於釣客於外埔漁礁區進行海釣。此漁港近來也開始發展漁業的文化觀光,除遊客來此踏浪、進行潮間帶的蟹類、貝類觀察外,牽罟活動也成為熱門的體驗活動,由本地經驗豐富的老漁民,使用傳統漁具、竹簍等,帶領遊客於淺灘帶,以傳統拖網方式進行捕魚作業的體驗。


